账号:
密码:
  谁知道这小孩儿竟然相信了,他见来了希望,就不停地用所学的话术跟他套着近乎,说了一些似真似假的事。
  那小孩儿也不停地点着头,像是完全信任他,跟他聊天时还透露出一些他们家的信息。
  没一会儿又故作神秘地说跟他讲一个秘密,让他不要告诉别人。
  他起了好奇心,附耳去听,那小孩儿却说他邻居家有个小偷,经常偷别人家的东西,有一次还被他撞见了,看见他拿着小罐,里面放着许多金首饰,偷偷埋在了一个无人居住的院子里。
  听到这儿,拐子哪里忍得住,他们干这一行不就是为了钱吗?已经知道的财物岂能放过。
  于是他自以为不经意地,怂恿小孩儿去带他挖装着首饰的瓦罐,承诺挖出来之后给他买蛋黄酥吃。小孩儿像是禁不住诱惑,最终为难地答应了他。
  然后由小孩儿带路,引他往藏赃物的那处院子里领,没想到这一领就直接领到了他家。
  一进门,见到院里坐着的许多人,他瞬间懵住了,紧接着那小孩儿说了一句这个人是拐子,瞬间所有人蜂拥而上,连打带骂,将他扭送到了官府。
  拐子欲哭无泪,明明他是骗人的那个,却竟然被一个小孩儿反过来骗了,奇耻大辱啊!
  张府尹听完之后,艰难地忍住嘴角溢出的笑意,努力平静,装作严肃地说:还有你那些同伙呢?将他们藏匿的地点以及姓名,人数全部都说清楚,若是你表现得好,本府可以从轻发落。
  拐子闻言,忙不迭将他的同伙全部供了出来。接着张府尹命令差役前去拿人,时间不等人,万一叫他的同伙们知道消息后全都跑了就来不及了。
  处理完这事之后,张府尹看着堂下的小郎,他喜不自禁,眼角眉梢都洋溢着得意喜悦之情,显然对自己今天反过来骗了拐子,并将他扭送到官府的事很是自豪。
  这位小郎,你是怎么知道那拐子是骗你的?又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反过来骗他呢?张府尹问道,其实他心中略有猜测,只是不敢肯定。
  小郎笨拙地学着大人叉手行礼,一本正经地回答:回府尹,是阿娘常给我讲报纸上的故事,说要给我多增长些见识。拐子骗人的方法月明大家在文章里写得很清楚,我一听就知道他在骗人,所以又依据别的故事骗了他。
  果然不出张府尹所料,跟他猜的一模一样,因为他方才就在报纸上见过这两种套路,看来这防骗的方法确实有些用处。
  只是这种行为不可鼓励,识破拐子的招数,并避免过去已经很好了,反过来骗拐子却具有很大的风险。
  所以尽管欣赏小郎聪慧机敏,他还是严肃地叮嘱道:这次是你碰巧遇见个笨的,要知道能做拐子的俱是心机深沉,阴险狡诈之辈,你能成功一次,却不能成第二次。况且风险极大,万一被那些骗子识破,他们是大人,而你是小孩,他们要对你做什么,你却反抗不得。此事万不可再做。
  小郎的父母原本也沉浸在自家孩子聪明,竟然抓住了拐子的喜悦中,听到这话一下白了脸色,多谢府尹叮嘱,鄙人回去定好好教训他。
  小郎听了,瞬间蔫答答地,提不起精神了。
  张府尹看到他的表情变化,不由心情更好了,天真单纯的孩童惹人开怀,怪不得他那些个同僚喜欢含饴弄孙。
  对于这次太后殿下安排下来的差事,他也不再那么排斥了。此事确实大有可为,送上门来的政绩谁不想要呢。
  接下来的事自不必说,只要他安排下去,属下们就会自发地动手替他把事情办好,毕竟他是堂堂京兆尹,不用事必躬亲。
  于是关于山海报中防骗板块的消息,紧密锣鼓地宣传开来,传到了各坊各市中,力争每户人家都知道这回事儿。
  因为有着官府和圣人的名头,所以没买过的人也对山海报心生好奇,而买过的人则自豪地拍着胸脯保证,绝对物超所值。
  山海书店也会来事,对于每份印有防骗板块的报纸,如果携带孩童来买的话可以打八折。
  防骗和防拐之声在长安城中愈演愈烈,许多拐子和骗子原本就是打得人一个措手不及,借着没有防心让人吃亏。
  这下他们在长安城中愈发寸步难行,甚至走在路上稍有一点不正常的动作或者语言都会被人怀疑,别提多憋闷了。
  于是他们起了一些别的心思,像他们这些三教九流,原本就是哪里能活得下去就到哪里,之所以待在长安城,也是因此地富人多。
  眼看长安城再待不下去,他们准备另找他地,他们不信这报纸还能卖到全国各地不成。
  骗子拐子们收拾行囊离开长安城,然而没想到的是他们一语成谶,果真是走到哪里,报纸跟到哪里,简直不给人活路。
  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。
  而那些因为月明而免于被骗的人们自然对她愈发感激,太后更是凤心大悦,对她大加赞赏,甚至在早朝时当着众朝臣的面表扬了她。
  这下所有人,包括误以为是裴将军搞事的张府尹也知道了,原来这是月明提议的。
  他一下子更纳闷儿了,这两人是怎么扯上关系的?
  朝中的大臣们,彼此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,关于月明此人他们先前自然听过,还是不声不响地从太后这里引起了轩然大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