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:
密码:
  [
  在这之后,季予终于从自己见到偶像的美梦中清醒。
  她看见了这个时代的真实面貌,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英雄辈出,百家争鸣。
  或者说那只是这个时代微小的一部分,尽管这一小部分被后人传颂且熟知,然而大多数的百姓只是苦苦挣扎,求个生存而已。
  既然她来到这个时代,带着千百年积累的先辈们的知识成果,更应该发光发热,将自己的所学发挥出来,救助百姓,改善民生。
  ]
  太后有些困惑。
  如果说男子这样做可以加官进爵,手握权力,但季予得到的利益却与她付出的完全不相符。
  她也不可能像男子一样为官作宰,所得到的只有个名号和钱财,而她做事时也从没有想过这些。
  什么样的社会能培养出这样的人?真的存在毫无私欲,一心为民的圣人吗?
  她从前也天真地以为是有的,可后来见得多了,又觉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,这句话才是对的。
  秦王嬴政也与她有相同的疑惑。
  [
  他虽然推波助澜,但还是对所谓的神女存有疑虑,不过送上门来的好处,他没必要拒绝。
  这个在他眼中,与其他娇柔的女子无甚差别,只是显得更活泼一些的神女,在专注自己的工作时,显露出了跟以往完全不同的认真神色,全神贯注,像是专精自己领域,有所建树的老学究。
  于是乎,整个秦国的工匠都供季予差遣,她不断地提出许多方案,忙得脚不沾地。
  她视查全国各处,因地制宜提出适合当地的耕种方法,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。
  甚至寻找和改良了一些新粮种,并改良了耕作的农具。
  又重新修建一些渠和大坝,方便灌溉以及抵挡洪水。
  这也导致了许多农人都认得她。
  因为嬴政之前的宣传,他们都对她极为信服,即使不懂,也按照她的方法一一做了。
  ]
  太后看到这里,眉头一皱,将上面关于农桑的事宜全部记录了下来。
  因为这些方法并不只是空谈,连哪个地方发生的,当地的土壤和水源条件都写得一清二楚,方法也极其详尽。
  若是只看这一页,甚至看不出来是话本,恐怕会以为是哪本未曾见过的农家巨作。
  [
  秦国人都以为神女擅长农桑,却没有想到她对于国家的治理也极有见解。
  忙完田里的事儿,只等着过几个月后丰收。
  季予对秦王嬴政,提出了关于城市区域的划分与改革的若干意见。
  秦王不顾众大臣的反对,直接采用了,划分出了专供交易的地方。
  之后季予又马不停蹄地投身到工业建设中,炼铁,造纸术,印刷术,精制盐,混凝土,酒精提取,烧制玻璃等等。
  制作混凝土时,季予最为得意,因为政哥喜欢修城墙,混凝土可不就成了他的最爱。
  ]
  这句话甚为促狭,懂历史的人都知道其中的戏谑之意。
  太后却笑不出,她呼吸急促了起来,拍案而起,再也坐不住了。
  喘息了几下,她强行令自己镇定下来,将书中那些知识着重看了一遍,看到它们的作用时,还是无法克制地激动。
  她竟然就这么明明白白地写出来了?太后瞠目结舌,不可置信。
  等等,或许是醉翁之意不在酒?
  太后缓过了激动的情绪,冷静下来,瞬间察觉了月明的意思。
  她笑了一下,这小娘子能屈能伸啊。
  梁媪,你带着我的令牌,亲自去传唤月明,我要见她一面。
  第113章 无私还是自私
  梁媪敲响门的时候, 许乘月正在晾晒书。
  她把屋子里的书全部搬出来,放在院子中太阳能照到的地方,翻开晾晒,以免发霉发潮。
  她动作并不快, 比不上两个婢女, 也比不上前来帮忙的扈十三娘,她心不在焉地, 动作异常缓慢, 看上去心事重重。
  咚、咚、咚。门被缓慢而有节奏地敲了三下。
  来了!
  许乘月心中一突。
  婢子去开门。夏荷放下书,跳了起来, 跑去开门。
  许乘月再没心思晾书,注视着门口的方向,那里有影壁遮挡, 看不见大门。
  夏荷打开门,敲门的是一个没见过的老媪,她神情温和,衣着算不上华贵非常,但颇为讲究,看着像是宫里的样式。
  请问您是?她疑惑地问。
  老身奉圣人之命, 前来请许娘子进宫一见。梁媪说。
  夏荷:!?怎么又来了?
  夏荷手足无措, 忙请她进去,您快请进!
  院里的三人听到了她们的声音,也都惊讶慌张不已, 齐齐站起来。
  许乘月早有准备, 倒没那么手足无措, 在此刻显得冷静非常。
  梁媪跟着夏荷的指引,走进她们的院子。
  她涵养极好, 不动声色地打量着院落,没走几步就看见了三人。
  她没见过月明,但一打眼就瞧出了哪个是她,那浑身的书卷气作不得假,旁边两个,一个看上去是她的婢女,一个看上去有点像江湖上行走,常年奔波的女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