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:
密码:
  你不愿意看到女官,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说,然而对于百姓而言,他们会抱有怎样的看法,诸位难道不想知道吗?你们往日里不是说过民意可贵吗?
  许乘月的目的就是把百姓引进来。
  好,好一个民意可贵!太后率先叫好。
  文武百官在二人争吵的时候,一直冷眼旁观,他们心里是希望这些举子能闹得大一些,让太后自食其果,看清大唐的江山不是任由她搓圆捏扁的。
  越听越觉得不对劲,什么让百姓投票,百姓愚昧无知,他们的意见怎么能够决定朝政。然而那女子说的亦有道理,太祖皇帝就非常重视民意。
  但如此一来,事闹得太大了,在皇城门前吵吵嚷嚷,不是他们想要的,刚欲出言阻止,太后就发话了。
  他们向众人环绕中心的太后看去。
  太后微笑着颔首赞叹,众卿家一直对此事有争议,争吵不绝,不如来听听百姓的心声,看看他们的想法,再行决断。若他们反对,朕就此罢休,不再提及此事,如何?
  太后没有提如果百姓赞成该怎么办,对于官员们算是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,让他们先想到好的方面。她的言下之意大家都懂,如果百姓赞成,那他们也不能再反对,况且那时反对也不成了。
  但对官员们来说,这不是一件坏事,他们不觉得百姓会乐意看到女子进入朝堂,去统治他们。
  因为底层的妇女在家从父,出嫁从夫,不像贵女们身份高贵、行事妄为。当家作主惯了,他们肯定不能接受女子为官。
  而且此事最妙的是,可以避免他们与太后的正面对抗,她自己作出的决定,无论结果如何都要遵守。
  思索完毕,官员们暗地里互相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满意眼神。
  有官员抚着长须,赞叹着附和,臣以为此举妙绝,重视民意,展现了我大唐的博大胸怀。
  确实好,此举影响甚广,确实该听听百姓们的意见。
  圣人英明,微臣敬服。
  大臣们齐声赞叹,吹捧太后。
  她罕见地露出笑颜,只是现场投票,还没有个章程,太过仓促,不如先拟定方法,才好统计。
  几人商议片刻,由太后主导,确定了之后,让内侍传话。
  内侍出去面向人群,清了清嗓子,对吵吵嚷嚷的人群说,大家安静,安静片刻。
  原本因为太后附和,按耐不住激动,与周围人交头接耳讨论的人,给面子地停了下来,目光转向内侍,期待地看着他。
  传圣人旨意,从明日起,大唐年满十八周岁的百姓可携带户籍证明,来皇城门前,进行投票,票选全凭自己,其他人不得干涉。为期五天,之后会在此唱票。万望大家投票时慎重考虑,投出的每一票都会影响票选的结果,决定朝政大事。内侍严肃地说。
  人群先是安静了片刻,紧接着像是冷水溅入了烧热后滚烫的油锅,炸裂沸腾起来。
  圣人英明!圣人英明!
  没想到啊!没想到我这辈子还有这么出息的一天!
  真的吗?我们这些升斗小民,也能干涉朝政大事?!
  不可置信连同惊喜的欢呼,直接吵翻了天,声音大得传遍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。
  百姓们再一次躬身下跪,大声说着祝词,拜谢太后。
  祝圣人鸿福齐天,万寿无疆!
  太后笑着说声免礼,然后坐着步辇离开了,身后依旧跟随着一大堆仆从。
  圣人走了,百姓们还没散场,他们继续议论着这件激动人心的事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
  唯有在此静坐的举子们面色难看,不知如何收场。
  他们来静坐抗议,确实是不服气太后让女子参加科举,但亦是想要凭借此事为自己树立威信,在士人中扬名,为以后做铺垫。
  考官知道他们的过往,也会对他们青眼有加,尤其与太后的鹰犬辩驳,若是争论精彩,传出去会得到众人的赞扬,被其他同年传颂。
  没想到竟然全被突然冒出来的女子搞砸了,她倒是溜得快,现如今想找人算账都找不到。
  皇城门附近的一条小巷子里,裴舟靠近停在路边的马车,敲了敲车窗。
  马车内,许乘月心里咯噔一下,暗想不会是被人找上来了吧?
  扈十三娘瞅了眼她心虚畏缩,全无方才凌然不惧,能言巧辩,说得那位文士哑口无言的嚣张模样。
  见她不敢说话,替她问了一句,谁?
  窗外传来熟悉的声音,是裴某。
  许乘月神情一振,心虚全消,掀开车帘,看见裴舟略显无奈的脸。
  她得意洋洋地自夸,怎么样,我刚才是不是表现得特别精彩?
  让众人心服口服。
  精彩,特别精彩,那文士就差上手打人了。裴舟见她意识不到处境危险,无奈地摇头。
  他有好几次看到那文士握紧拳头,青筋暴起,差点扬起来了。
  许乘月丝毫没有危机意识,嘿嘿一笑,他不可能当着众人的面打我,风度全无不说,还落人话柄,原本有理也变成没理了。
  你下次,不要这么算了,不冲动那也不是你了。裴舟叹了口气,垂眸看着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