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:
密码:
PO18文学 > 穿越重生 > 重生于康熙末年 > 第608章
  李鼎与曹颙两个可没老一辈想得那般亲热,虽然在饭桌上,在亲长前,两人颇有些把盏言欢之意,但是心里都各有思量。
  曹颙想着十六阿哥的话,想不通李鼎在内务府那边为自己“扬名”的缘由,总不会是真觉得自己好,生怕别人不知道吧?这个理由太无稽,曹颙感觉不到他的善意,但是也想不通他要对付自己的理由。不管过去有什么摩擦,对外来说,曹、李两家都是连络有枝、密不可分。
  这样想着,曹颙就举起手中的茶盏,对李鼎道:“表哥,这里小弟要敬上一杯,谢表哥对小弟的称赞。虽然表哥是好意,但是咱们是至亲。这些夸小弟的话,打表哥嘴里出来,外人也难当真,往后还是免了吧!”
  李鼎闻言一怔,神色有些僵硬。曹寅与李煦却是头一次听这话,有些好奇,往这边望过来。
  曹寅笑吟吟的说道:“新成当外人夸你表弟了?他弱冠之年,不文不武,哪里值当着夸一把?”
  李煦对曹寅摇摇头。说道:“东亭谬矣,别说如今的这些年青人,没有几个能同孚若比,就是咱们年轻时,也不见得比他做得好。这两日在京中往来应酬,还听说孚若在山东剿匪大捷,立了功劳呢!”
  曹寅忙道:“大哥别捧杀了他!他是文官,就算是剿匪之类的,也是绿营那边的事,他不过是个协从罢了,哪里有什么功劳?”
  李煦指了指曹寅道:“你呀,你呀,生怕人晓得孚若的好一般!这绥靖地方,怎不是大功劳?山东民风彪悍,山林之中常有歹人聚啸,危及民生百姓。孚若不过到地方年余,就能有这般功劳,是难能可贵了!”
  曹寅听了,只是笑笑,问李鼎道:“新成也是听了剿匪之事,与人说起了?”
  李鼎站起身来,刚想硬着头皮胡乱应下,抬头正见曹颙似笑非笑的望着自己,不觉心头火起,有些不耐烦扯谎,便笑着道:“姑丈,不是这个缘故,是侄儿往内务府交茶园时,赞过表弟几句。那年在苏州弄园子,不是向姑丈家借的人手吗,听他们无意说过。说是姑丈家的茶园子,像是得过表弟的指点。如今,京城都传表弟是‘茶童子’呢。说是受过茶圣奇书云云,不过是无稽之谈罢了。内务府那边说起此事,像是对表弟颇为不肖,侄儿不忿,便赞了表弟几句。”
  虽然曹寅与李煦还笑着,但是席间的气氛却遽然冷了下来。
  曹寅看了李鼎半晌,沉吟了好一会儿,才转过头来,叹了口气,对李煦缓缓说道:“看来咱们都老了,孩子们都大了,有自己个儿的打算,怕是轮不到咱们操心!”
  李煦有些尴尬,勉强笑道:“都是为兄的不是,向来惯着他们,行事有失分寸。”
  曹寅笑笑,说道:“北面风大,独木难支,大哥心里有数就好。”
  李鼎本仗着曹寅向来看重他,便这么巧言令色,颠倒黑白,将自己的过错说出是“义愤”,只当能轻轻抹去。没想到,曹寅却似看透他一般,理也不理,还说出这么一番话来。
  他站在那里,见父亲给曹寅赔笑,觉得十分碍眼。
  李煦听曹寅说完,自是晓得他的意思,曹家、李家在江南还有些分量,到京城来却不算是什么,只有彼此扶持,才好过些。
  他收了笑,对李鼎呵斥道:“胡闹,还不给你表弟赔个不是!二十多岁了,行事还这般毛手毛脚!京城是什么地方,哪里轮得上我们这样的人家招摇?你表弟行事素来谨慎,你这番不清不楚的说辞出去,不晓得要给他引来多少麻烦。这哪里是夸,这是祸害人罢了!”
  不管李鼎本心如何,在曹家父子面前,被父亲这般教训,面子上挂不住,臊得满脸通红,低着头使劲的握着拳头,半晌说不出话来。
  曹颙想起前几年望凤山庄的事,晓得这李鼎看着和气,却是个狠辣之人。毕竟要看在李氏面上,不好与他撕破脸,因此曹颙便开口对李煦道:“舅舅不必如此,想来表哥也是无心之故。不过是说了几句实话,也不算什么过失。”
  李煦闻言,宽慰的点了点头,有些激动的说道:“孚若能如此想,大善!咱们是至亲骨肉,难道还能生出坏心么?你表哥初到京城,还不晓得这边与南边不同,舅舅又没有叮嘱他,便有了这样的事,你没有误会最好。”
  曹颙看了李鼎一眼,对李煦道:“舅舅放心,外甥明白。”
  因有了这个桥段,这顿饭吃的也是抑郁。虽然而后众人还是笑着说话,却有些难熬了。
  少一时,众人皆放了筷子。李煦与曹颙寒暄了两句,便带着儿子告辞。
  将李煦父子送出大门外,看着两人带着随从离去后,曹寅转过身,看了身边的儿子一眼,道:“你跟为父到书房来,为父有话问你!”
  “是!”曹颙应声,跟着父亲进了前厅西间的书房。
  曹寅坐了下来,抬起头来,皱着眉对曹颙问道:“康熙四十九年五月间扬州之事,你从头到尾,再仔细给为父讲一遍。”
  曹颙心下松了口气,原还担心父亲被李鼎的温良外表给蒙蔽,看来父亲也有所警醒。接着,他便将望风山庄的事,没有添油加醋,如实的对曹寅说了。
  曹寅思量了一回,半晌方说道:“是为父糊涂了!李家小二,不比他父亲,看来是个主意正的,往后你们之间相处……哎!还是看看再说吧,不必勉强!”说到这里,望向曹颙,眼神却变得犀利起来,眯了眯眼,问道:“当年的事,亲眼见死了那些个人,或许里面有无辜之人,不晓得多少家留下孤儿寡母。不管李鼎如何辣手,说到底都是你逼迫太过的缘故。你,可曾后悔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