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:
密码:
PO18文学 > 穿越重生 > 重生于康熙末年 > 第1048章
  心里对“分家”存了畏惧之心的,不仅仅是曹硕,还有曹项。
  他是二房庶子,处境尤为尴尬。
  没分家的话,上面还有大伯、堂兄教导;分家的话,想着嫡母平素的嘴脸,他就有些个无助。
  虽说入国子监读书,但是他却没有资格参加今春的进士科。要待三年后,或者参加乡试靠举人,或者是直接结业,参加进士科才行。
  其间,还有好几年的功夫。
  他只盼着能出人头的,让生母的处境好些,也让绿菊不白等他一场。
  没有了大伯与堂兄的照拂,他这几年能熬出头么?
  与曹硕的畏惧、曹项的不安不同,曹頫的心里只有伤心。
  他从没想过“分家”二字,虽说不是大伯、伯娘的亲儿子,但是也将两位当父母般敬爱、依恋的。他心中也隐隐的有好强之心,努力的做学问,想要得到伯父的赞赏。
  以往的日子,多么无忧无虑;往后,却是要成两家人了,他如何能不伤心难过?
  这“分家”的事儿出来,他已经偷偷哭了两次鼻子,实是难过得不行。
  为了不“分家”,他在母亲与兄长面前央求了好几日,却都没有收效。
  想着往后自己出入这边府就算“客”了,再也不方便每日来给大伯、伯娘请安,曹頫就觉得心口堵得慌,鼻子发酸……
  两房当家人与男丁都以到齐,曹寅环视了下众人,道:“子孙繁衍,另户别居,这不算什么大事儿,家家户户都有的,就算不在一起过了,也是至亲骨肉,这是毋庸置疑。”
  说到这里,他对曹颂他们几个道:“按照时下规矩,当年你们祖母去世后,两房就当分家的。只是我只有你们父亲一个兄弟,两房人口,就拖延至今。如今,颂儿,硕儿你们都娶了媳妇,到了开枝散叶的时候。这人口多了,也没必要非拘在一起。”
  曹颂等人已经起身,垂手听了。
  待曹寅说完,曹颂点头道:“大伯说得在理,侄子们都省得。侄儿既提起分家,将其中都仔细想过了。大伯待我们兄弟的照顾,侄儿们片刻不敢相忘。只是大伯到底上了岁数,侄儿们又渐大了。万没有做侄子的,要大伯操心一辈子的道理。侄儿们有亲伯,天佑、恒生也当有亲祖父。往后,待侄儿们出息了,定当好生孝顺大伯与伯娘。”
  想必这番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,说得很是恳切。
  听到其中那句“侄儿们有亲伯,天佑、恒生也当有亲祖父”,曹寅不觉的有些动容。
  却不是为了两个孙子,而是想到儿子身上。
  回想这些年,同儿子相处的功夫少不说,平日里同儿子也不算亲近。说起来,还不若待二房几个侄子亲切。
  思及此处,曹寅实是汗颜。
  他看了一眼妻儿,心里生出几许愧疚之心,对于“分家”的感伤也就淡了几分。
  他点了点头,冲曹颂他们兄弟摆摆手,道:“别站了,坐下说话吧!”
  曹颂等人应声坐了,曹寅将手边的几本账册拿起,示意曹颂接了,念给兆佳氏听。
  前面的房契地契还好说,后头的各种字画摆设什么的好几册,哪里还一一念及?
  曹颂便多是将开头结尾念了,什么字画若干轴,家具若干套,金玉器皿若干件什么的。
  兆佳氏支起耳朵听着,生怕漏下什么。
  待晓得连带她现下住着的东府,公中还有四处房产,兆佳氏的心里添了几分欢喜。
  她早先没经手过公中总账目,所以不晓得苏州与杭州还有房产的事儿。至于海淀那边的园子,她原以为指定要落在曹颙名下的,没想到却是归到公中了。
  那些个古董字画、金银器皿什么的,兆佳氏都没怎么留心。
  早年她听丈夫提过一道,祖上留下的物什,十之八九都变卖了还亏空了,剩下的能值几个银钱?
  她最关心的,就是太湖的珠场。
  虽说对于卖房子还亏空啊,还是往广州贩卖珠子,她都不知晓,但是她却是只晓得一样,那就是珠子值钱。
  原本她还担心大房会寻个什么由头,将珠场给划到公产之外,不参加分家,听到也位列名册,心里越发欢喜。
  “珠场一座,地契、房契,总作价两万四千两”,兆佳氏心里默默念叨着。
  曹颂念完账册,看了眼母亲,双手捧着,又送回曹寅身边的案上。
  曹寅看看兆佳氏,问道:“弟妹,公中所能分的财产都在此处,还是按照时下的老规矩,除了这座祖宅外,其他都平分。古董字画等,都平分外抓阄。南边的两处房产亦是。东府的宅子,直接归到二房,不分,算是补了祖宅这半拉。海淀的园子,是淳王府那边帮着修建的,有王爷福晋们顾念女儿的意思在里头……你看这样,那边的园子作价,让颙儿他们出个小庄子换下,园子不分……公中还有田庄三处,两处留作祭田,不分,一处地契收在弟妹手中,若是不分的话,可以抵海淀的园子……”
  有娘家哥哥在,兆佳氏也并不担心在分家上吃小亏。她一边听曹寅说话,一边点头,不是说“嗯,就按大伯说的办”,就是道“大伯的这个分法妥当”。
  她的心里,关注的就似乎那珠场,毕竟那才是能出钱的产业。
  珠场却是放在最后的,曹寅的意思,因远在太湖,二房又没有经营人手,所以珠场不分,只对半作价,也是由长房这边出个小庄子给二房,算是补这块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