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:
密码:
PO18文学 > 穿越重生 > 重生于康熙末年 > 第1639章
  东屋两间,里屋是曹颙的办公之处。靠着东墙,一溜的书柜。书柜里都是些发黄的老书,散发着霉味。南窗户下,是书案与椅子,因年头久远,看着陈旧不堪。北窗户下是一面矮炕。
  实没有官署的威严,看着就像是哪个老夫子的书房。
  只有书案正对的墙上,挂着的四字横幅,笔锋犀利,透出几分森严。那横幅从右到左,写了四个大字,“谠言直声”。
  看着也是有些陈旧,却是康熙御笔,这其中也流露中皇帝对“科道言官”的期许。毕竟,皇帝高坐龙椅之上,居于九重宫阙之中,能看到听到、看到的有限。
  “科道言官”,盯着京里京外,要是不能公正言论,那皇帝也要成聋子、瞎子。
  外屋有几张桌椅,是跟着的师爷与当值笔帖式的位儿。
  户部既是满汉官都有的衙门,那不用说,西面两间是汉掌印给事中的办公的。左右厢房,则是另外两位给事中与笔帖式的地方。
  笔帖式满员的话为十五人,每位给事中大人身边三人轮值,其他三人分拣公文与杂务。因汉掌印给事中不在,所以少员的那两个缺暂时没补。
  小满手中提溜着两个大包袱,一个里面是曹颙常用的几本书,还有笔匣、砚台、笔架、笔洗等物。打开来,在书案上一一摆好。
  另外一个,里面是几个蓝布坐垫,小满也一一在屋子里摆好。
  原本老旧破烂的屋子就添了些人气儿,曹颙看了看四周,也算是满意。
  这片刻功夫,东西厢房的属官们已经都得了信,晓得新任的掌印大人到了。
  圣旨昨儿才下,吏部公文需要走好些个繁杂的手续,所以这边还不晓自己的新上司姓甚名谁。
  尽管如此,眼下礼仪要紧,也顾不得许多。
  由陈沂震与常岱领着,十三位笔帖式齐聚上房中堂。
  而后,是陈沂震与常岱两个,到东屋请曹颙出来受礼。
  陈沂震三十来岁,是山西人,面色黝黑,口音很重,额头上满是抬头纹,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。身上的官服皱皱巴巴,袖口、衣领处还有缝补过的痕迹。
  常岱三十五、六来岁,京城人,一副笑面,虽说是八成新的官服,收拾得甚为整洁,靴子擦得程亮。左手腕上一串蜜蜡手珠,右手指头上带着个鸽子蛋大的宝石戒指。
  换做其他人,指定要以为陈沂震是个穷酸,而常岱是个富家子弟。
  实际上,陈家却是有名的晋商,陈沂震是家族嫡支,族人有不少在京做营生的,京里的钱庄,就有两家是他家开设。他是家中幼子,听说他父母本不同意他出来做官,怕他吃苦。他却对经商无意,执意捐了官。
  常岱是出身八旗不假,但却不是什么权贵子弟,而是中等人家的赘婿。早年借着岳父家的余荫,补了笔帖式。因没有关系,无人提拔,熬了十五、六年,去年才升给事中。家境并不宽裕,日子过得紧巴巴。
  曹颙倒不是有意调查别人隐私,只因为在户科官署中,这陈常两位往后就是他的左手右臂,自然想要了解清楚,用得也放心。
  不怕神一样的敌人,就怕猪一样的队友。
  加上曹颙本来就不是乐意在人事纠纷上费心的人,所以早在年前,他们父子想要这个缺时,就使人将这边的两位给事中打探仔细。
  还好,这两位虽说一个“藏富”,一个“藏穷”,做事还算勤勉,也没有贪慕的记录。
  不管是真清廉也好,还是在这个位置上,四方瞧着,不敢捞钱也好,这点让曹颙很满意。
  拿人的手短,吃人的嘴软,户部里的肮脏事儿,曹颙许多年前就晓得了。要不然,户部侍郎也不会更换得这么频繁。
  这两位给曹颙执完礼后,曹颙拱手还了半礼。
  他是刚才进门后,才晓得吏部公文还没到。按照吏部那种拖沓的习惯,看来得且等两日。没法子,曹颙这边,只等自报姓名。
  陈沂震与常岱两个,却是都听过曹颙姓名的。
  陈沂震想起“茶童子”的传言,还有日进斗金的稻香村。早年陈家也有心涉足茶叶生意,去年还想参加内务府招投标,但是他父兄为人谨慎,怕跟官府交易吃亏,思量再三,还是没有介入。
  稻香村那边,却是同陈家钱庄有往来的。
  常岱的岳家满洲老姓喜塔喇氏,同觉罗府老太太有亲。只是祖辈有些过节,两家断了往来。
  对于姻亲曹颙,他简直是如雷贯耳。之前虽说有大朝会日,但是他品级太低,远远的在后头,所以也不认识曹颙。
  不管他们作何想,外头还有十多个笔帖式等着,曹颙侧身从书案后出来,随同二人到达中堂。
  所谓“中堂”,不过就一间屋子大小。
  两把椅子并排为上位,中间隔着方桌,左右雁翅排列着几把椅子,剩下半间屋子的空的,众位笔帖式就站了几列,俯首候着。
  “咳,这位是新上任的掌印给事中曹大人。”除了曹颙,就属常岱资历最老,官职最高,所以由给为大家伙代为引荐。
  众人俯身见过,曹颙点点头,望向人群,却发现两个眼熟的身影。初三去尚书府拜年时还见过,曹颂的两位表兄,玛尔汉的孙子丰彻与外孙和廉。
  是了,和廉在六部当差的事儿,曹颙还记得,丰彻这小子怎么回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