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:
密码:
PO18文学 > 穿越重生 > 重生于康熙末年 > 第2889章
  既是被皇上厌弃,还往皇上眼皮底下凑合,那才是傻子。
  左右爵位还在,官职也在,俸禄钱粮都不缺,在盛京有盛京的好处。
  可今日无意同妻子提及嗣父的生前事,提到了曹颙夫妇,他的妻子马佳氏却是坐不住了。
  曹颙是实权户部尚书,背后还牵连着淳王府、平王府、裕王府三处姻亲,正是炙手可热的人家。
  平亲王夫妇在盛京“休养”时,他们夫妇还曾上门请过安。
  平亲王即便不被皇上所喜,可依旧安享荣华,未尝没有妻族得力的缘故。
  “爷,妾身乐意陪着爷在盛京过肃静日子,可几个孩子怎么办?大阿哥、二阿哥眼看到了考封的年纪,大格格没两年也要及笄……没人为这几个孩子筹划,阿哥们还好,迟几年就迟几年,格格的年岁都在宗人府归档……她身份又低,万一抚了蒙古也不是高位,还不知要吃多少苦头……”马佳氏含泪道。
  她晓得丈夫心里的苦楚,本不愿提及这些来引得他心烦。
  可儿女渐大了,她除了妻子,还是个母亲。
  她虽没见过曹颙,却是见过初瑜的。
  老国公去世后,初瑜随着丈夫来吊祭,哭得情真意切。
  马佳氏觉得诧异,私下还专程问及丈夫此事。毕竟初瑜身份高贵,和硕格格的身份,并不低于辅国公,不至于图谋国公府什么。
  待晓知道因公公早年曾照顾过曾为侍卫的曹家额驸,郡主夫妇才上门吊祭,马佳氏便没有太放在心上。
  待到今上登基,丈夫被发配盛京六部,马佳氏不是没想过找人走门路。
  可安王府一脉势微,她娘家也没有什么显宦,就顺着丈夫的心思,在盛京安分度日。
  听到曹颙,她才想起两家的渊源。
  或许念在老国公早年的旧情上,对方乐意援手也说不定?
  虽说这几年,他们夫妇早见识了世态炎凉,可为了儿女,就算只有那一点点的希望,马佳氏也不愿意放过。
  在妻子的央求下,鄂齐也心动了,想着曹颙即是为治水而来,肯定要需要人手。
  即便伊都立这个京城兵部尚书到了,在东北这一片,真未必有他这个盛京兵部尚书熟悉军务。
  不管曹颙愿意不愿意援手,自己主动在治水上尽份力,是不是也能在御前挂个名?
  这样想着,鄂齐就来官驿递了拜帖。
  听鄂齐禀明来意,曹颙欢喜道:“眼见汛期将至,河坝正愁人手……”说到这里,想到皇上将调驻军的权力交给了伊都立,自己不好自专,便道:“出京前,皇上曾将此事交代给伊都立伊大人,看来以后还请两位大人多劳烦……”
  虽说点出了兵部将以伊都立为主,可鄂齐并不沮丧。
  鄂齐与伊都立是平级不假,可伊都立奉的是钦命,本当以他为主。
  只要曹颙与伊都立乐意接纳他参与此事,鄂齐就满足了。
  两个掌部来盛京防洪,要是差事做的不漂亮,岂不是打皇上的脸:要是差事做的漂亮,即便他是只是协助,也能分点功劳。
  因此,鄂齐老实道:“全听曹大人吩咐。”
  曹颙道:“鄂大人客气……”说着,他便使人请了伊都立过来。
  他们的折子已经递出去三日,现下估摸也带了京城,等到旨意下来,这边各项防洪事宜就要开始,早准备早妥当。
  伊都立过来,听说鄂齐主动参与防洪事宜,自是笑容满面。
  只是在鄂齐走后,他不禁顿足道:“既有那个心,怎么不早点过来?早来三天,我就拉着他递联名折子了……”
  第1362章 防洪
  雍正的御批折子,比京城的后续人手先到盛京。
  待看到批示,说是从六部抽调十二个笔帖式过来听曹颙使唤,曹颙就想到了左住。
  他不是圣人,既然遇到这个建功立业的机会,没道理为了避嫌就避开左住。
  工部满尚书夸岱,已经奉旨下江南;汉尚书黄国财是个摆设。
  他到工部尚书位上,不过是养老的,向来与人亲善。
  黄国财是曹寅那一辈人,早年也在江南做过官,与曹家有旧,即便朝堂排位在曹颙之后,可曹颙对其仍比较敬重。
  黄国财投桃报李,不仅对曹颙友善,对左住也多有照拂。
  这次曹颙兼了工部尚书,领了工部差事,黄老尚书不仅没给曹颙下绊子,还提点了不少需要关注之处。
  以这位老大人的通透,没道理不将左住派出来。毕竟在工部当差,像这种建功立业的机会委实不多。
  护卫盛京,这分量哪里是寻常河工上的事情能比的?
  之前随曹颙出京的人手,就是黄国财举荐的。
  因雍正传召老大人到御前应答,为了给曹颙避嫌,才没有提及左住。
  这次追加人手,却是不同,人多差事急,左住即便在里也不显眼。
  没想到,在后边标注的人手中,并没有左住。
  曹颙虽疑惑,可防洪事忙,暂时也顾不得细问此事。
  接到圣旨后,他便同伊都立两个,从盛京六部衙门中,挑选出四十五岁以下的官员三十六人,分成十八组,前往各处险要处带人修坝防洪。
  有鄂齐这个地头蛇帮忙,即便驻防旗丁人数不足,也可以想法子补以民役,将将的将人手应对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