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:
密码:
  场面壮观,威慑人心。
  宗泽心中惊叹,王霖真乃当世奇才也,如此整军本领,数万军马悉听号令,这是何等的威势!
  何等的军纪严整啊!!
  有此骁勇之军在,我大宋又何惧金人?
  宗泽心神激荡,忍不住泪盈满眶。
  宗泽放眼望去,黑压压一眼望不到边的军阵一直延续到那层层叠叠的山麓之下,又往前一直延伸到滔滔黄河之畔,此时此刻,他真想高喊一声:我大宋,威武雄壮,金人又有何惧哉!
  此时,听王霖的声音透过伏虎军专门准备的铁质扩音系统震荡响起:
  “维大宋宣和二年八月初九,大宋兵马大总管、同知枢密院事、齐王王霖,朝廷钦差特使宗泽,伏虎军、龙骧军各军诸将暨滑州全体绅民等,谨以香花酒醴,冥钱庶馐之仪,致祭于前方将士为国殒躯先烈纪念碑之前白:
  鸣呼!昊天不吊,国步多艰,北临金虏,迭次发难,封豕长蛇,毒痛中原。占我幽燕故地,侵我河北河南,屠戮我军民百姓,鞭执京师。
  我大宋将士骁勇,不顾身家,奋斗争先,抵抗于黎阳、滑州,誓与敌决战于黄河以北。
  国难当头。头颅为轻。军令如山,粉身碎骨,断肢殁骭。还归正气,目瞑心安,前仆后继,累万盈千。
  黎阳、滑州之战,斩首金虏三万余众,我将士以身殉国者众。
  金虏闻风丧胆。我华夏全体军民,当自即日起,地不分南北,人不分老幼,皆有守土抗战之责!齐心抗金,最后胜利,必归于汉。
  我前方将士,忠勇之血不空洒,英勇之名亦更鲜。伏乞英灵为厉,诛除凶残,驱逐金虏,还我河山,中原底定,于万斯年。
  我先贤先烈,阵亡将士,应开霁于地府,含笑于九泉也!今俱薄仪,虔诚致祭,呜呼哀哉!伏维尚飨!”
  王霖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,而台下军卒齐声高呼“伏维尚飨”的声音更是撼天动地,直冲云霄。
  宗泽在旁听得热血沸腾。
  “我大宋全体军民,自即日起,地不分南北,人不分老幼,皆有守土抗战之责”、“驱逐金虏,还我河山”,这些词句回荡在他的耳际。
  他再也控制不住情绪,放声恸哭,尔后转身跪拜向纪念碑,重重叩首在地!
  旋即,台下哀声、呼喊声山呼海啸。
  ……
  滑州城内大牢。
  完颜宗弼静静站在牢房天窗下,抬头凝望着透进来的缕缕阳光,肮脏的脸上亦是一片惊骇之色。
  城外的动静,数万大军的高呼,那一遍又一遍被滑州军民高唱复述的祭文,那“驱逐金虏,还我河山”的悲壮号角,听得完颜宗弼不住心惊肉跳。
  只在这个时候,完颜宗弼才意识到,他脚下的这个宋国,他视为可以任意屠戮的汉人两脚羊,骨子里的血性正在一点点被激发出来。
  而这一切,都因为王霖!
  面对这样的一个宋国,大金……完颜宗弼面向北方,颓然跪下,嚎啕大哭起来。
  而在此时的相州,盘踞在相州城的完颜宗望帅帐中,麾下诸将正吵得热火朝天。
  王霖连续两座京观,以金人尸骨铸成。
  对于素来狂妄跋扈的金人来说,何时受过如此羞辱,堪为国耻。
  这两日,若非完颜宗望反复弹压,恐怕有万户擅自率兵过河进攻滑州的伏虎军了。
  当然,完颜宗望并不认为王霖的几万宋军能挡得住麾下大军的铁蹄,金灭宋,最多就是一个时间问题。
  他只是想保存实力,等待完颜宗翰部的策应。
  第361章 剑光耀耀,光寒心骨
  自打被俘以来,王霖并未见过被打入滑州大狱的完颜宗弼。
  这便是在后世各种话本传奇上频繁出没的金兀术。
  什么“岳飞大战金兀术”……还有“金兀术搜山检海”,诸如此类。
  简而言之,其实,似乎,很牛逼的一个人。
  在滑州沦为王霖的阶下囚。
  宗泽这一次来滑州,除了抚军之外,还有一项特别任务,赵佶反复交代的,要带金兀术回东京。
  赵佶害怕王霖一怒之下,把完颜宗弼给杀了,与金人结成死仇。
  这种想法不能不说是一种很荒诞的逻辑。
  金人都大举入侵你的国土,屠戮你的百姓,几乎长驱直入破了京师,都这样了,作为大宋皇帝的赵佶,居然还担心下步与金人反目成仇?
  仇恨度拉得还不够?
  非得把连皇帝在内的数百宗室全部掳走至上京苦寒之地,任人宰割任人骑,才算死仇?
  王霖心知肚明,即便到了那个时候,赵佶也未必就多恨金人,他后来不是在金国也孩子照生?
  且不说这些废话。
  也就是说,在赵佶心里,其实现在还是存在与金人议和的空间。换言之,他不想打,想和。
  想和平共处,但问题是你却没有建立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。
  指望低头、赔款、送女,能换来和平么?天大的笑话!
  王霖知道赵佶的德性,所以一直没有同意将完颜宗弼解往京师处置。
  他担心赵佶会背着他,把完颜宗弼给放归金国。
  ……
  滑州大狱。
  宗泽冷视着趺坐在牢房中闭目养神、长发披散、面容肮脏的完颜宗弼,道:“你便是那金国的四皇子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