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:
密码:
  主帅鲜于仲通竟然还厚颜无耻的逃出了战场,杨国忠封锁军情,竟然反过来向李隆基报捷。
  而南诏军队将唐军首级垒成京观,陈列在成都城外。
  接下来的天宝十三载,杨国忠为了报征南诏大败的仇,命令当时的西川节度使李宓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,强行带领七万蜀军再征南诏。
  这场战役南诏主动避战不出,李宓本来想要退兵,但是杨国忠派来的监军坚决不同意退兵。
  最后远征军弹尽粮绝,又军中爆发瘟疫,士兵死伤惨重,最后被南诏追击,再次损失惨重。
  这两场战役对蜀中的记忆是深刻的,说到南诏大部分蜀中人依然会瑟瑟发抖。
  这些年南诏从一个部落逐渐吞并滇西川南地区,大唐的历代剑南节度使(后来分拆为东川西川两镇),都对南诏的吞并发展熟视无睹,只是命令手下坚守不出。
  原本南诏周围的小国,向大唐派出使者求援,甚至都被会蜀中的官员截杀,不然这些小国使者跑去长安求援。
  韦见素虽然政治斗争失利,不过他毕竟是做过宰辅的人,还是有大局观的。
  自从他入主西川之后,就开始整兵备战。
  没想到南诏还真的打过来了。
  南诏来势汹汹,韦见素召集了麾下的将领,齐聚节度使府议事。
  韦见素看着麾下将领,他这个西川节度使也苦逼啊。
  蜀中富庶,他的几个前任都是在蜀中吃香的喝辣的,可等到韦见素入川了,就遇到了南诏和吐蕃联合入侵的消息。
  韦见素看着麾下这些要穿加大码铠甲的将领们,对于他们的战斗力更是不放心了。
  韦见素扔掉了手里的来信说道:“长安的旨意已经到了。”
  众将领立刻露出惊喜的神色,其中那个最胖的将军问道:“节帅,朝廷要派多少人马入川?”
  韦见素举起手掌晃了晃,这个胖将军立刻说道:“五万人马!有五万人马,末将必然能守住成都城!”
  韦见素恨不得一脚踹飞自己麾下这帮酒囊饭袋,五万人马才守住西川,你怎么不说退回西川,把成都府让给南诏人?
  沉住气,韦见素这才说道:“没有人!朝廷还在平叛,哪里有多余的军力支援蜀中,这次我们只能靠自己了。”
  众军官面色惨白,尤其是那个最胖的将军说道:“节帅,这朝廷是不是不知道南诏的厉害?这次还有吐蕃一起,朝廷不派兵我们能守住吗?”
  韦见素一拍桌子说道:“徐茂祖!朝廷有朝廷的旨意,如今天下哪里战事不紧?西川地势险要,我蜀中还有八万大军,难道还挡不住南诏人吗?”
  这个叫徐茂祖的军官是西川军兵马使,也是韦见素麾下武官的第一人。
  要说这位徐茂祖的经历也是离奇,他本来是蜀中豪族,因为荫官进入军中,本来是想要混资历跑路。
  却没想到遇到了鲜于仲通攻打南诏,徐茂祖在军中做旅帅,竟然一路上没有遇到南诏人,成功的将手下带回了成都城。
  鲜于仲通打了败仗,看到徐茂祖安全归来,就吹嘘徐茂祖临战杀敌百人,让他做了这场大败中的英雄。
  后来鲜于仲通事发论罪,但是徐茂祖却没有被朝廷褫夺官职。
  等到李宓主政西川,他知道徐茂祖是个蠢材,所以不重用他。
  攻打南诏的时候,李宓让徐茂祖在后方,却没想到反而让徐茂祖再次逃回了成都城。
  这一次大败上皇也挂不住面子了,掩盖了大败的真相,将徐茂祖这些逃回来的将领再次升官。
  徐茂祖成了西川军兵马使,主持训练了西川兵马这么多年,所练的士兵是什么样子,韦见素不敢想。
  军议了半天,最后徐茂祖还是撒泼打滚说人手不够,等到韦见素答应再募五万新兵,徐茂祖和将领们这才离开。
  这时候一个人从屏风后出来。
  韦见素叹息一声说道:“胡参军,你预料不错,防御西川这帮家伙是靠不住的。”
  眼前这个玩家胡瑜,是当年随着宰相李麟入成都府迎接上皇的向导。
  在上皇回銮长安之后,胡瑜却没有离开成都,而是拜入了西川节度使府下。
  当时韦见素也是才到西川不久,手底下也缺乏人才,胡瑜能写能算,也能对西川据说发表意见,很快就得到了韦见素的器重。
  如今胡瑜是节度使府的录事参军,掌节度使机要,是西川节度使府中排的上号的人物。
  胡瑜倒是对蜀军的战斗力没啥期待,他对着韦见素说道:
  “节帅,属下早就说了,徐茂祖之流连守护犬都谈不上,想要抵抗南诏和吐蕃,需要募新军才行!”
  听到胡瑜这么说,韦见素露出思考的表情。
  韦见素是因为斗争失败外放西川的,看到他失势之后,原本的幕僚很多也离开了他。
  胡瑜是他入川后第一个主动投靠他的,韦见素对于胡瑜也是非常器重。
  而从一个月前,胡瑜就向韦见素进言,说南诏和吐蕃要进攻西川。
  一开始韦见素只当是胡瑜危言耸听,故意吸引自己注意力的。
  他做过兵部尚书,也做过宰相,自然知道吐蕃一向是从北面进攻大唐。
  主政吐蕃边境政策的大论尚绮心儿受封的吐谷浑地区,这些年尚绮心儿多次攻打河西和陇右,韦见素都是知道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