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:
密码:
  接着薛虎带着杜甫参观了军械库和粮仓,最后才来到了整个折冲府最大的建筑楼前。
  “这里是教学楼和办公楼,一共有三层,也是折冲府的管理机关。”
  杜甫疑惑的问道:“教学?”
  薛虎点头说道:“就是给士兵上课的地方,这点不用杜都尉担心,参谋部会安排人过来教学的,你只需要负责折冲府的运转就可以了。”
  杜甫惊讶的说道:“还要给士兵上课的吗?”
  薛虎点头说道:“当然,能读书识字的士兵,才能更好的执行上级的战术。而学习也能够驯化士兵身上的杀伐气。”
  这时候正好有装修的工人经过,他们捧着一副巨大的李倓的画像,将画像搬到了礼堂中。
  杜甫还没有见过这么写实的绘画手法,这幅画像惟妙惟肖,虽然他没有见过建宁王(当时还没有册封为越王),但是看了这幅画像就像是亲眼看到了一样。
  薛虎带着杜甫上了三楼,带他进了折冲都尉的办公室。
  办公室不大不小,一张木质桌子一张椅子,一排长长的书架。
  薛虎笑着说道:“以后这里就是杜都尉办公的地方了。”
  杜甫有些诚惶诚恐,一直以来他担任的都是些无足轻重的职位。
  比如和皇帝起草诏书的翰林,比如劝谏皇帝的左拾遗。
  这还是他第一次做具体的工作,而且一上来薛虎就将这么大的一个军营交给他。
  薛虎拉开椅子,和杜甫一起坐下说道:“军事训练上的事情,不需要杜都尉操心,参谋部自然有人下来,军营的管理也不需要杜都尉亲自抓,只需要统筹全局就好了。”
  “统筹全局,那是做什么?”
  薛虎笑了笑说道:“统筹全局,那工作可是太多了。这折冲府不仅仅有一千新兵,还有五千亩土地和一座农场,这些都是要折冲府打理的。”
  杜甫吓了一跳说道:“这是军屯吗?”
  薛虎想了想说道:“其实不算是军屯,这是武威进行的一项兵制改革的尝试。”
  “军屯是士兵种田,只留下口粮剩余的上缴,但是这座折冲府的粮食和收获都是整个折冲府的,是归所有士兵所有的,折冲府只需要向州府上缴十分之一的田税就可以了。”
  杜甫吓了一跳,所有出产都是折冲府的?这世界上还有这种好事?
  五千亩土地听起来不少,平均一个士兵也才五亩土地。
  关中一些大地主的田地都能超过这个数字。
  不过五亩的土地认真打理,也能够养活一个三口之家了。
  薛虎说道:“要怎么发展,就要看杜都尉的办法了,这些土地和农场的收获都是士兵们平分的,他们可以自己用或者寄回家里去。”
  “我们河西的府兵,普通士兵服役五年,最长可以延长到十年,提拔为军官后不限制退役年限。”
  “这一期的士兵都是新募的兵,以后这些士兵的日常管理和折冲府农场的管理就都交给杜都尉了。”
  将这一切都交给了杜甫之后,薛虎迅速返回了武威城。
  从深秋进入武威,到现在开春后,杜甫这三个月时间,每日都废寝忘食,总算是将这座折冲府运转了起来。
  今天上午他刚刚和一名“农家”的门徒查看了新庄稼的播种,中午就赶回折冲府处理军营里的杂务,很快又有助手进来汇报:“杜都尉,朔方军已经渡过大河了。”
  第五百四十五章 联合军事演习
  杜甫这才想起来,前几日从刺史府发来命令,朝廷命令朔方军入河西,协助陇右防御吐蕃。
  杜甫对于这个命令很费解,防御吐蕃?
  吐蕃东道大论的人头还吊在城门篓子上呢,到底谁要防御谁啊?
  杜甫从陇右的邸报上看到,如今越王正在约束吐谷浑宣慰使秦川,让他不要随便和吐蕃轻易开战,约束吐谷浑地区的唐军。
  杜甫对于朝廷的命令很不理解,这杜鸿渐带兵来河西,到底是要防御谁?
  吐蕃人能不能打得过吐谷浑地区的唐军还难说呢,更不要说和河西的军队打了。
  不过朝廷既然有旨意,那么河西自然只能遵从,杜甫接到了命令,他要带领折冲府中一千军队,前往武威城前列队迎接杜鸿渐。
  不仅仅是武威折冲府,整个河西的其他州的折冲府,都会带兵前往武威城外的军营集合。
  河西驻扎的其他正规军,也都会在武威城集合。
  杜甫不明白,杜鸿渐带兵不是来协防陇右吗?为什么要集合部队迎接他呢?
  按照上面的说法,是准备在武威城外举行一次“联合演习”,来欢迎友军的到来。
  “演习”这个东西,杜甫来到河西之后也搞过几次,算是一种模拟实战的练兵。
  比如他的武威折冲府,就被拉到天山上进行过两次山地作战的演习。
  只是杜甫不懂,为什么要当着朔方军的面做军事演习?是为了展现河西军的战斗力吗?
  算了算了,还是执行命令吧。
  折冲都尉是军职,如今在折冲府的政治课上,杜甫也听了很多次“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”。
  接到了军令之后,杜甫命令属下吹响了集结号声。
  迅速集合也是新兵操练的课程之一,这一次是正式集结,听到号声的士兵立刻冲进了宿舍,然后飞快的将随身行李打包,整理好行囊好集合在操场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