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:
密码:
  据说大行城的订单,都已经派到了半年之后了。
  徐节摇头说道:“不行啊,我也联系过大行城,那边说自己造船都不够用,根本没有多余的卖给我们。”
  风帆和缆绳,已经是这个时代造船业的尖端科技了,特别是一面耐用的风帆,需要各种工坊合作配合才能生产出来。
  张端阳再一次的感觉到了人才不够,如今整个大唐从平叛转移到发展经济中来,百工玩家成了最抢手的资源。
  “去论坛发帖,提高待遇,我们可以给地给人手给资源,我就不信在浙东建不起风帆工坊来!”
  徐节点点头,准备在论坛发帖招募能够在浙东开设工坊的玩家。
  徐节又说道:“观察使,陇右那边有百工玩家联系我,问我们能不能弄到鲸油或者海豹油?”
  “捕鲸业?捕鲸要深入极地啊,我们连贸易船都没有,哪里能造出捕鲸船啊。他们要鲸油干什么?”
  徐节解释道:“鲸油是极好的燃料,也是机器最好的润滑油之一,陇右那边的油田勘探迟迟没进展,就算有了石油提炼出润滑油也很难,机器需要润滑油,所以有人提出先搞捕鲸业,鲸油在现代都是上等的润滑油呢。”
  徐节说道:“如今陇右在搞什么工业品生物替代,不少玩家都准备去广西寻找桐油树和漆树,特别是桐油,据说也能用在造船业上。”
  “我怎么把桐油给忘记了!对了,那个宝安县令我认识,我问问他能不能搞一点桐油回来!”
  第七百二十五章 鉴真和丧乱帖
  李道源抵达了奈良,受到了扶桑国上下的热情欢迎。
  自从北线断绝之后,大唐再也没有向扶桑派遣过使者。
  虽然李道源只是淮南节度使派出的使者,但是扶桑的小朝廷还是很清楚大唐制度的,当然知道淮南节度使是整个大唐数一数二的权贵,也是不能得罪的贵人。
  看着这些身形矮小的扶桑人,拉着自己乘坐一座奇怪的轿子,李道源果断拒绝了,他找了一匹稍微高大的马,骑着马向奈良的王宫而去。
  扶桑从大化改新以来,全面仿照大唐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,也从大唐学习了建筑的样式。
  不过在李道源看来,后世将扶桑的一些古建筑称之为盛唐风,他们还是不配的。
  李道源见过大唐的宫殿寺庙,用的支柱都是需要两人合抱的巨木,屋檐高耸气派无比。
  但是扶桑这些仿大唐建筑,用的仅仅是一人合抱的房柱,却要支撑繁杂屋檐和屋顶,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,也充满了匠人的气息,没有盛唐那种浑然一体的风格。
  李道源虽然不懂得建筑,但是依然能够看出扶桑在学习盛唐建筑风格的同时,也去掉了很多盛唐建筑中大气的部分,应该是岛国资源太少了,所以才这么小家子气。
  除了建筑之外,服饰也是扶桑学习大唐的重点。
  但是看着接待自己的官员所穿的衣服,又让李道源产生了一种邯郸学步的感觉。
  这些扶桑人学东西总要能学歪了,如今奈良的上层服饰繁复又累赘,这些接待自己的公卿裹得和粽子一样。
  李道源被安排在王宫附近的迎宾馆中,而扶桑王宫之中,如何接待李道源这位大唐使者,引起了扶桑王庭的激烈争论。
  如今扶桑执政的淳仁倭王,他是从自己的堂侄女孝谦倭王那边得到的王位,其中还涉及了倭王王族内部的政治斗争。
  孝谦倭王退位之后,被尊为太上王,虽然不是倭王,但是依然有影响力。
  淳仁倭王依仗的藤原仲麻吕一派,和太上倭王留在小朝廷的道镜一派,可以说是泾渭分明,在倭王的王庭内部每次议事都会针锋相对,争斗愈演愈烈。
  如何接待大唐使者,倭王王庭内又开始了争论。
  藤原仲麻吕和淳仁倭王一样,是铁杆的亲唐派,他如今出任太政大臣,也就是倭王的宰相,此时他正在慷慨激昂的说道:
  “大唐上邦再次派来使者,是我们倭国的荣幸!我们应该和以前一样,以最隆重的礼仪接待大唐的使者!”
  而道镜同样担任太政大臣,此时他正激烈反对说道:
  “这名大唐使者身份不明不白,只说是淮南节度使所派,这淮南节度使不过是大唐一诸侯,他的使者又怎么能以国使的礼仪接待呢?”
  淳仁倭王执政以后,进行了更激进的大唐化的改革,无论这些改革打着什么样的旗帜,加强的自然是淳仁倭王和藤原家的权利。
  这样的结果就是,在改革利益受损的一派,更加迅速的倒戈到了太上倭王这边。
  平日里倭王朝堂内的政治达到了平衡,但是李道源的到来,让这种平衡被打破了。
  无论是不是真心向往大唐,淳仁倭王所支持的大唐化政策,都是以大唐为旗帜的。
  而大唐这面旗帜在东北亚地区非常的好用,大唐的强盛也是世人所共知的。
  如今大唐再次派来使者,那么支持大唐化改革的派系必然实力大涨,这就会压制住太上倭王这些守旧派。
  道镜自然是激烈反对隆重接待李道源的。
  不过道镜突然开口说道:“请问王上,要怎么接待大唐的使者,是和以前一样尊为上使,还是当做外邦普通的使臣?”
  这个问题一下子让淳仁倭王沉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