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:
密码:
  一条街走下来,快门声和闪光灯就没停过。
  巫袍人探测卡上滚烫的温度也没降过。
  姜千叶觉得顾大师是真的贴心。
  她把卡分开揣在兜里,就跟身上贴了几个暖宝宝似的,都不冷了。
  顾辞:“……”
  他也不知道天使城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巫袍人。
  他们本来是想去环球卡城里看一看那些收藏星卡。
  星光大道是去环球卡城的必经之路。
  结果环球卡城还没到,路上已经碰见了好几百个巫袍人。
  顾辞都怀疑这里是不是巫袍人的大本营了。
  仅仅一条街而已,却比一整个星宫里的巫袍人都多。
  这合理吗?
  ……
  …
  .
  第一百六十二章 巴黎顾家
  来到环球卡城,巫袍人总算少一些了。
  顾辞发现探测卡有个严重的不足之处。
  卡上的指示器是类似于指南针那种,可以指向巫袍人。
  但当巫袍人数量过多,分散在人群中,这个指巫针就一点都不好用了。
  跟小胖子进了洗脚城一样,到处转转转。
  “巫袍人很穷。”姜千叶道,“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,外面那些靠合照赚钱的街头艺人就是他们?”
  顾辞:“……”
  道理是这个道理,但会不会过于惨淡了点?
  高阶星卡师沦落天使城街头集体卖艺,十块钱一次,先到先得,先到先用……
  “没办法,他们的材料又不能拿去卖。”姜千叶道,“想要钱只能做点兼职了。”
  说实话怪可怜的,星卡师居然能混成这样。
  不过姜千叶和顾辞都没什么恻隐之心。
  因为可怜之人,往往都有可恨之处。
  一边聊着,顾辞等人一边走向二楼。
  环球卡城共有三层。
  一楼的展柜里,是历届格莱美大赛排名前百的制卡师制作的星卡。
  品质最差也是接近史诗级的稀有,而且这部分比较少。
  更多的是正儿八经的史诗卡,偶尔可以看见一两张传说。
  二楼则是排名前三十的制卡师制作的星卡。
  有50%以上都是传说级。
  这就有点夸张了。
  按照概率来算,平均1000个制卡师才有一个制得出传说级。
  这张传说级星卡还不一定什么时候出。
  得看运气。
  也许平时制卡时练习结构,练着练着就出了,可到了赛场上,却怎么制都制不出来。
  大部分制卡师都是如此。
  毕竟制卡师一辈子都在制卡,而参加比赛的时间,不过是这辈子的十万分之一。
  不仅要运气好,还要运气来得正是时候。
  这种概率真的很小很小。
  除非把制卡师的基数提上去。
  由此可见,格莱美制卡师大赛在全球有多大的影响力。
  但凡有两把刷子的制卡师,都在往这跑。
  三楼就更离谱了。
  星卡的数量变少了,总共只有一千张不到。
  但无一例外,全是金色!
  其中大半还是带着红光的金色。
  一千张星卡很常见,可一千张金色星卡……那是梦里才有的事情。
  “真的好多……”
  bkb女孩们惊得合不拢嘴。
  平时几乎一张都看不见的传说级和传说+,这里居然有接近一千张!
  每张卡都拥有独立的展示台。
  展示台的造型像一根柱子顶端放着一本书,星卡便嵌在这本书里。
  书的左边是卡牌,右边是篆刻的文字,记录着这张卡的制卡师的名字和荣誉。
  这些展示台都是纯水晶打造,分散在三楼各個地方。
  不管走到哪,都能被这亮晶晶的光华闪到眼。
  像是身处于水晶宫一样,视觉冲击力极大。
  “这比的是规则啊。”
  三楼的星卡出自于格莱美排名前十的制卡师之手,顾辞发现,从第10届开始,每届大赛的第一名都是规则卡。
  慢慢的,第二名和第三名也从传说卡变成了规则卡。
  越往后面规则卡越多。
  到了最近几届,能入围前八的,基本上都是规则卡了。
  某种意义上,这也反映出了人类星卡文明的发展史。
  其实单从制卡的难度上来讲,传说级星卡大多比规则卡更复杂。
  虽然它们都要求制卡师绘制的星符足够完美,否则星符缺陷太多,数值不够,或是无法承受规则之力,都做不出对应的品质卡牌。
  但在细节上,传说级星卡需要反复钻研结构,推陈出新,规则卡却只需要领悟规则,并将其融入到星力之中就行。
  领悟规则的确很不容易,可只要领悟到了,制作规则卡真算不上难。
  反正顾辞是这么认为的。
  许多领悟了规则的六阶制卡师,或者大星卡师,你让他们制作规则卡没问题,但制作不带规则之力的传说级星卡,他们反而不一定制得出来。
  只能说比拼强度的话,规则卡确实要比传说级星卡更厉害。
  格莱美大赛以星卡的强度作为评判标准也没毛病。
  毕竟星卡是拿来用的,能打才是硬道理。
  那么,有没有一种同时具备传说级结构和毫无瑕疵的星符,以及与结构完美契合的规则之力,且规则之力刚好达到白卡的极限,多一丝都会炸的星卡呢?